感悟初心,做有志青年
——讀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有感
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機緣巧合下,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,我讀到了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這本書,我的內心很是震撼。人生路漫漫,我們又該如何度過我們燦爛的青春歲月。許多年后,在僧廬下聽雨時內心豐盈而滿足,不會悔恨自己年少時的碌碌無為。我想這本書里也許會有你想要的答案?!读暯降钠吣曛鄽q月》這本書,記述了40多年前總書記在梁家河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,反映了青年習近平重感情、講情義,勤于思考、善于思辨,志存高遠、知行合一的品格風范。值得我們學習。
黃土地之子:重感情、講情義
青年習近平是一個重感情、講情義的人,他對群眾的感情是實在的、具體的。他把自己稱作農民,把這看成很光榮的事。他和群眾打成一片,無論是老漢、后生、娃娃、婆姨,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塊兒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干一切事情都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。通過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書中的許多事例可知,這一堅定的理念是有其情感基礎的,這和他青年時代對人民的深厚情懷是一脈相承的。
豪放青年:志存高遠、善于辨析
青年習近平思想很活躍、很解放,他勤于思考、善于思辨。他勤奮好學,讀書到了夜以繼日的程度,這在同伴中是有口皆碑的。但重要的是他不讀死書、死讀書,而是帶著問題讀、帶著思考讀,有自己獨特的分析對比方法。
青年習近平是一個志存高遠、有遠大抱負的有為青年。在陜北的7年,不論頭頂上“黑幫子弟”的帽子多么沉重,青年習近平追求進步的信念執著而堅韌,他一次又一次地寫入團、入黨申請書,他先后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、10份入黨申請書,直至最終實現自己的愿望。
人格魅力:言行一致,知行合一
青年習近平言行一致,知行合一,特別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,既有執行力又有很強的戰略定力。
他剛上任要辦鐵業社,村子里的能人根栓尥蹶子不干,他通過談心談話,把工作做通了,鐵業社的事辦成了;他辦沼氣,從四川來陜北幫忙的技術員要回老家,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,技術員最終沒有半途而廢。
青年習近平從來不說過頭話,但該做的事說一不二,丁是丁,卯是卯。當時有些人當領導,裙帶關系嚴重,把親戚朋友照顧得很好,多吃多拿多占。青年習近平當書記后對知青、社員一視同仁,絕不用公家的資源額外照顧朋友,絕不做不公正的事。
習近平自己也說:“要當好一個村的領導,必須一碗水端平。群眾最講究的就是‘公道’二字,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。哪怕一毛錢的事,你處理得不公,群眾也不答應;10塊錢的事,你處理得公道,群眾也不會有意見。無論大事還是小事,該咋辦就咋辦。”
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,青年習近平身上體現的品格風范仍然是非常寶貴的,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青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黃金時期,這意味著青年時期的經歷跟人一生的成長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在這花一樣的年紀,我們應該摒棄內心的浮躁,積極向上,刻苦專研,用功讀書,建立正確的人生觀,價值觀。在不遠的將來才有機會報效祖國,做個偉大的,有用的人。(生物192101班 宋柯瑩)